|
重庆钢管架搭建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及首要施工方法重庆钢管架搭建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及首要施工方法 一、准备工作 1、铲除施工现场的杂物。 2、为了保证地下室顶板的承载力,避免冲切损坏,支承于楼面的立杆不能直接置于地下室顶板外表或地上,需垫以150㎜×150㎜带插销的钢底座,再立立杆。 二、搭设作业工序 落地式扣件脚手架搭设流程 依据修建物平面图、立面图的特色和规范要求及施工单位的使用要求,把脚手架立杆的轴线放出→按已放线方位自角柱位顺次相邻高低错开立杆、固定立杆→纵向搭设超过四立杆后,应复核立杆笔直度并扣第一步大、小横杆→扣纵、横向扫地杆→设置护栏杆件→扣剪刀撑→顺次沿修建物周围延伸搭设→构成脚手架的结构→设置连墙杆件→向上对接接长立杆,扣水平大、小横杆,设置护栏杆件→扣剪刀撑→纵向铺设一条钢管、横向铺设钢筋网平桥板→设置挡脚板→挂设安全网→按第一步搭设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设置水平大、小横杆,纵向铺设钢管、平桥板,挡脚板,作业层栏杆,设置剪刀撑,连墙杆件。 三、脚手架结构及技术要求 脚手架选用规格为Φ48×3.0的钢管及扣件搭设,脚手架平桥按1.8m一层平桥搭设,平桥面先纵向铺设一根钢管,再在纵向钢管上横向铺设钢筋网定型脚手板,与纵向钢管有效紧贴并用铁丝使之绑扎固定,每层平桥设一道180mm高的冲压钢挡脚板。脚手架立杆高出屋檐上端1.50m,防护栏杆使用钢管,并用直角扣件与钢管立杆捆紧。 1、定距定位 本工程方案在修建物地下室顶板上选用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首要依据落地式脚手架平面安置图在地下室地板或地上上划分立杆安置方位。立杆的纵距为,立杆的横距为0.8m,内排立杆间隔墙面为。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钢管立杆选用对接扣件衔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安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该在同一步距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间隔不宜小于,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间隔不宜大于步距的1/3。顶层立杆需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应选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际至杆端间隔不该小于。 2、大横杆 平桥层距1.8m,平桥距修建物(外墙饰面)为。大横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小横杆之上,搭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1根。单根杆长就不该小于3跨。内、外排大横杆应搭设平行,选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选用对接扣件衔接,两根相邻大横杆的接头不该设置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应错开的间隔不小于,且各接头中心距立杆轴线的间隔应不小于1/3跨度。在外排每一层离平桥60cm、120cm高处分别用一根纵向钢管作防护栏杆。 3、小横杆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设置在大横杆之下,且禁止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该大于。小横杆伸出内、外立杆外侧不该少于,杆端与平桥边的空隙应铺设密竹作为关闭。 4、剪刀撑 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接连设置。剪刀撑的水平夹角应为45~60度,钢管搭接长度(扣件之间)不少于1m,应选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接,管端至扣件上皮外缘间隔不少于0.1m。剪刀撑的下端需落地,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剪刀撑斜杆使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间隔不宜大于150mm。 5、横向斜撑 脚手架应在拐角以及中间每隔6跨均设置一道横向斜撑。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接连安置。横向斜撑宜选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间隔不宜大于150mm。 6、平桥 先纵向铺设一根钢管,再横向绑扎钢筋网片定型脚手架作平桥板,平桥板的材质要符合要求。脚手板笔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应对接平铺,四个角使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每层平桥设置一道0.18m高的冲压钢挡脚板并用铁线绑扎在立杆上。严格控制桥面施工荷载,每层平桥荷载结构施工不得超过,作业层数为一层,装修施工不得超过,作业层数为一层,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避免因超载或产生过大集中荷载和偏心分布而失稳。 7、连墙件 依据《修建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6.4.6条规定,双排脚手架必须选用刚性连墙件与修建物可靠衔接。连墙件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安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笔直,并尽量靠近主节点(距主节点的间隔不大于30cm)。连墙杆伸出扣件的间隔应大于10cm。落地段选用每层三跨设置,悬挑段选用每层二跨设置,脚手架与修建物的拉结选用刚性衔接,在各层楼面浇筑砼时,在边梁相对应方位上预埋Ф48短钢管,埋入长度为300mm,等砼强度达到90%后,用Ф48钢管将预埋铁管与内立柱用直角扣件扣牢。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衔接的一端应下斜衔接,不得选用上斜衔接。 8、架体内关闭 脚手架的架体表里立杆距墙体净距为200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200mm的必须铺设站人板,站人板设置平整牢固。脚手架施工层表里立杆与修建物之间应选用安全网进行关闭。每两层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办法进行关闭。 9、安全网 脚手架必须设置密目式阻燃安全网,并应具有出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检验陈述。挂设前应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见证的情况下,由施工单位委托检测组织进行检测,未取得安全检测合格陈述的密目式安全网不得使用。安全网的挂设要严密,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衔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应挂设在脚手架内侧。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应按检验规范设置关闭平网,避免杂物跌落。 10、施工斜道 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施工斜道具体安置方位见附图,施工斜道在地下室顶板处搭起。斜道选用一字型斜道,附着于外脚手架。楼梯斜道宽度为0.8m,斜度为1:3,踏步板要用专用构件安装。斜道拐弯处为脚手架平桥层。斜道两侧及渠道外围均设置栏杆和挡脚板,栏杆高度分别为0.6m、1.2m,挡脚板高度为180mm。 11、出入口 本修建物每栋设置一个出入口。修建物出入口处选用平行弦桁架结构形式,并进行出入口处脚手架加固。在开口处的两侧选用双立杆,悬空立杆下端增设安全扣件,此处衔接要紧密,每步都须设置。出入口脚手架上方搭设双层挡板,每层挡板相距0.6m,下面一层满铺铁板或木板,上面一层满铺密竹并固定可靠,周边应设置1.2m高的钢管护栏和挡脚板,并挂设密目式安全网,通道口挡板需向两侧伸出1m,向外伸出5m。出入口脚手架搭设详见附图。 12、斜拉钢丝绳吊拉点设在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的交点处,钢丝绳由纵、横水平杆底部兜过,钢丝绳穿越预埋的φ18吊环处设套环,削减吊环对钢丝绳的磨损。利用钢葫芦将钢丝绳收紧,并尽量使一切钢丝绳拉紧程度根本相同,避免钢丝绳受力不均匀,钢丝绳的绳端选用绳卡固接,工作绳卡数量不得小于三个,此外还应在尾端加一个安全绳卡,绳卡间隔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绳头距安全绳卡的间隔不得小于140mm,并用细钢丝捆扎,绳卡滑鞍放在钢丝绳受力的一侧。卸荷设备详见附图。 13、防雷办法 本工程脚手架接地、避雷办法执行《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范。 工程选用避雷针与纵向杆连通、接地线与整栋修建物楼层内避雷体系连成一体的办法。 每栋楼各设置4根避雷针,避雷针选用φ12镀锌钢筋制作,高度1.5m,设置在脚手架四角立杆上,并将一切最上层的纵向杆全部连通,构成避雷网络。落地段与悬挑脚手架立杆均与结构避雷体系衔接成整体。 接地线选用40×4的镀锌扁钢,将立杆分别与修建物楼层内的避雷体系连成一体。接地线的衔接可靠,与立杆衔接选用2道螺栓卡箍衔接,螺钉加弹簧垫圈以避免松动,并保证触摸面积不小于10mm2,并将外表的油漆及氧化层铲除洁净,显露金属光泽并涂以中性凡士林。 接地线与修建物楼层内避雷体系的设置按脚手架的长度不超过50m设置一个(本工程设置4个,设置由项目机电部完成),方位尽量避免人员经常走动的地方,以避免跨步电压的损害,避免接地线遭机械损坏。两者的衔接选用焊接,焊接长度大于2倍的扁钢宽度。焊完后再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定电阻,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同时注意检查与其他金属物或埋地电缆之间的安全间隔不小于3m,以避免产生击穿事端。 14、防向上倾覆办法 该工程属超高层修建,为避免强风突击而产生安全事端,在天面层及下一层每7跨预埋1个Φ20钢筋环,用Φ16钢丝绳穿过钢筋环,由天面层向下拉至下一层,避免脚手架向上倾覆。 本文重庆钢管架搭建整理 |